古代文学专科毕业论文篇 1浅析古代文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摘要:人文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古代文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关注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真实人性、最能体现人之常情的内容,引导学生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关注古代文人的人格理想、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努力进取。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人文素养情感审美一、关注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真实人性、最能体现人之常情的内容,拉近学生与古代文人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学会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会渐渐理解古人,会觉得内心与诗人有着相通的情感,因而会将古人引为知音,他们的心灵在真正地和诗人进行对话。似乎古人将他们心中纠结缠绵,欲言难言或者不知从何而言的复杂情感一语道出,内心便会获得一种理解之后的解脱、宽慰与释然。久而久之,诗意便会成为与他们生命相共存的东西,并且自觉地接受古人人格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在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过程中,老师不应是简单地串讲,同时也应该揭示出其中的感人因素,如诗人是用何种艺术手法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这种感慨又何以会引发读者的认同和联想当然,这种鉴赏和解读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加强对作品的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感知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到其节奏音韵之美。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作品意境的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尽量回忆自己与作品中所描写的相似的情境与经历,展开想象和联想,去揣摩作品中的情境,使这些情境在头脑中出现出来。二、关注古代文人的人格理想、审美情趣,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人格理想、审美情趣的艺术再现。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立身处世,持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格,这是古人今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在文学史上有许多正直刚毅,具有深沉忧患意识,不与世同流合污,在困境中心态达观并保持自己正直本色的人,是今日大学生的激励和榜样。儒家思想指导士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人一生中的重要内容,而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履行。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文人的生平之时,可以有意识地关注其身上所体现的人格理想和人生情趣,并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以当代意识审视那些人格与品质。诸如,司马迁虽身受宫刑,依旧以坚韧的毅力著完《史记》,并在其中坚持自己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是什么激励司马迁忍受屈辱与痛苦,完成了历史著作。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