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三部曲关键词:史料教学选取史料运用史料史料作用一、正确选取史料是根底1.从教科书中选。教科书中的史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是最容易使用的史料,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教材使用,设计相关问题拓宽学生视野。3.从网络中选。网络史料凭借其具有的容量大、便捷、快速,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成为猎取史料最便利的工具,当然我们要充分鉴别其真伪与准确性。4.从高考题中选。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历史史料正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题型,可以有选择性地将有关史料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十二年储粮,方可解三年之荒,平常必须多读、多看、多思、多想、多搜集、多积累,才可能获得充足的史料,才不至于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当然猎取史料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史料尤为关键。二、合理运用史料是关键1.要真实。真实是历史学的生命,如历史知识有残缺、缺乏时,可做有历史依据的想象即再造想象,或明确告诉学生有缺漏,给学生留一点探究的空间。2.要适时。所谓适时是指补充史料要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该补时那么补。比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多为中国封建落后的制度、清朝统治腐败等,学生一般不易理解。此时可补充魏源写的一段史料:“官设水师长艇,每艘官价四千,已仅洋艘五分之一,层层扣蚀,到工又不及一半。”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3.要简洁。所用史料一定要短而精、浅而显,一语击中要害。假如史料过长,学生那么需要消耗太多时间进行理解,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任务无法正常完成。4.要有效。在教学中要找准史料使用的切入点,有效运用。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可在描述长征经过、概述长征精神时作为史料引入《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的教学。又如〔朱元璋的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可作为引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教学情境。当然,史料只是历史教学的素材,只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到达“以史为鉴”的目的。三、发挥史料作用是目的1.寓教于乐,提欢乐趣点。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教学必须从培育学生的兴趣入手,而历史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最易提炼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这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2.深化教材,拓宽视野点。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学习理解历史的难度,而史料可以更生动地复原和展现历史原来的面貌,不仅可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