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远古臣服——《白鲸》中的反古倾向_原始力量麦尔维尔所著的《白鲸》一书具有众多深刻的内涵,无论从哲学,人类学,生态学乃至神学角度,都可以对这部作品进行剖析,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白鲸》才会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而通过剖析《白鲸》中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对环境以及一些细微之处的描写,可以看出其中的反古倾向。一.海魄有句话叫人人心里都有一件海魂衫,人们总向往着宽阔无垠的大海,仿佛在那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大海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能够远离人类文明的地方,也是唯一为人类所畏惧,不敢随意逾越的地方,因此海洋在人类看来,是最神奇古老的地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海洋都象征着古老,蒙昧以及原始形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杰克伦敦的《海狼》,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麦尔维尔将《白鲸》小说的背景设在环绕世界的海洋,而不是陆地,正是为了让小说中的野蛮原始能够彻底地展现出来。人类在这海洋之上为了生存,只能抛开所谓的文明面具,回归本性,将自我超我的意识舍去,让原始本能主宰自己。二.亚哈作为《白鲸》中最主要的人物,亚哈的性格弱点一直被学者津津乐道。亚哈性格的变化是有一个长远过程的。一开始他受到莫比迪克的打击,丧失了一条腿,于是他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震怒,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要向其报复不能只凭着一味的生气,更要通过计策和耐心,于是他压抑住自己的生气,转变态度,向水手们灌输杀死传说中莫比迪克的荣耀和得到高额奖赏的概念,当水手们被他的号召振臂高呼时他知道,自己的计策成功了。此时,他的理智还占据着上风,或者说,他此时身上还留有文明的痕迹。但很快,随着航程的行进,离莫比迪克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复仇的原始欲望压倒理智,成为他所有行动的最终目的,并且他无视斯巴达克的正确建议,视船上他人的生命平安为无物,最终将航程驶向死亡。在复仇欲望压倒理智时,他身上文明的剩余已经完全为原始力量所取代,他的自私,残忍,对复仇的强烈追求以及无理智的盲目,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1927〕来看,就是一个人类本我抢夺自我和超我的变化过程,而这个变化的过程是向原始的欲望屈服的最好表现。正如在文章上面所提到的,在象征原始的海洋上人类为了生存很容易就会回归本性,成为嗜血的野兽,而亚哈,作为统治一船的帝王,作为向自然挑战的人类,他是海上嗜血男人们的巅峰,所以也更是原始的巅峰。到了小说最后,亚哈完全癫狂,陷入给白鲸和自己的人性的圈套,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