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结范文报告范文2024 年,全县坚持做大总量、做足增量、做优质量,经济社会进展总体平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04.64 亿元,增长 12.0%;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 28.7:26.1:45.2。财政总收入完成 10.66 亿元,增长 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4.64 亿元,增长 6.6%。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6.93 亿元,增长 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02 亿元,增长 16.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9536 元、12137 元,增长 8.1%和 9.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 163.94 亿元和 137.75 亿元,增长 7.0%和 25.5%;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 96.2%。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全力以赴抓产业,“三新一全”强力推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绿色高效园区”取得新成效。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94 亿元,增长 17%;2000 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 28.71 亿元,增长 13.6%;工业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36.2 亿元,增长 21%。深化推动“双千”〔3〕工程,“一区四园”〔4〕集聚功能不断显现,威德环境科技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建成标准厂房 10 万平方米,大健康产业园、农商旅互联综合体等项目强力推动。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生态明茶城”取得新成果。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进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城镇化率达 45.6%。完成整县推动小城镇规划,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严控违章建筑新增长。第一批村庄规划试点按时完成,并形成“三个一”〔5〕和“七改一增两处理”〔6〕全国经验,完成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 108.9 亿元,增长 29.5%;新开工房地产项目 10 个,完成投资 23.6亿元;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 2865 户,房地产去库存 27 万平方米。“明中国茶城创建”和“四创”〔8〕不断巩固提升。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漂亮乡村典”取得新突破。完成农业增加值30.02 亿元,增长 6.8%。种植优质水稻 18.5 万亩、蔬菜 20 万亩、辣椒 20万亩,新建精品水果基地 1.1 万亩;绿色生态种养 4 万亩;收购烟叶 12.3万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均价全省第一。茶叶产量 6.2 万吨、产值 42.7亿元,综合收入突破 100 亿元;获得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 1.1亿元,“湄潭翠芽”品牌价值提升到 102.2 亿元。新增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12 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11 家,六大省级园区完成投资 16.5 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