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原理的小提琴演奏讨论小提琴演奏中状态的平衡(一)左手技术的平衡针对不同演奏者的天生生理条件,其手指的灵活性、手指起落所需重量也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左手技巧的训练过程中,不应实行教条式的教学与练习方式,而是应以手指肉垫最多以及保持弯曲程度部位的触弦方式来制定训练方案。科学的左手技术训练应保证四个手指的平衡进展,在进行手型训练时应让手的位置处于四指中间,这样一来,一指与其余四指都能做到向外扩张,便于作用手指灵活进行各种动作,并有效消除左手手指的多余力量,使其处于良好的放松状态针对绝大多数演奏者,其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能够更加灵活的做到起落动作,无名指与小指的灵活性与独立性则较差,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应重视四指独立性与灵活性的平衡进展,从而保障演奏过程中不会由于手指起落重量的不均匀造成节奏准确性与速度无法达到曲目要求。(二)心理状态的平衡小提琴的完美演奏,需要脑力劳动与坚定毅力的共同作用,即只有当演奏者具备健全的心理与个性品质时,才能更好的掌握演奏技巧。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平衡对于演奏状态与演奏水平具有极高的影响作用,一些国外学者针对如何克服演奏中的心理障碍的讨论一直不曾间断。基于平衡原理解决演奏者的心理障碍等问题,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舞台自信心的建立基础是保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牢固的演奏技巧把握;在此基础上维持演奏者的心理平衡,需要进一步考虑演奏者的性格,对于性格内向的人,其家长、朋友以及老师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鼓舞其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时常肯定与表扬他的进步与成绩,有效维护其心理平衡。小提琴演奏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一)音乐情感与理智的平衡解决,并通过乐器将其内心情感尽情的抒发出来,满足听众的欣赏要求。(二)复调作品双音与和弦演奏的平衡小提琴乐曲中的复调作品的和弦与双音在演奏过程中都包含了两个以上部分的音乐线条,若单单从纵向关系对其音准问题进行把握,难以将复调作品中的声部层次、乐句以及音准的走向进行完整表达,就如巴赫的 G小调无伴奏鸣曲中的赋格巴赫的作品具有极其强烈的古典风格,演奏时需要充分考虑乐曲创作时代的特点,在演奏技巧上,下弓和弦与上弓和弦的演奏力度存在一定差异,低声部的旋律走向就会发生偏差,这种演奏过程中声部的不平衡性虽容易被忽视,但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乐曲的演奏效果,需要演奏者对每一个乐句进行细致的安排。(二)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