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的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构建讨论【摘要】随着终身教育理论的进展,构建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是建设终身教育“立交桥”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已经对学习成果认证进行了初步探究,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在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从“制定政策法律、建立组织机构、法律规范认证标准、健全保障系统和开发网络平台”五个方面提出构建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思考。【关键词】系统论;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一、引言首先,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构建是建设终身教育“立交桥”的重要抓手。通过这一抓手,可以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从而为构建“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其次,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构建有助于降低学习成本和社会平均教育成本。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习者重复学习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都会减少;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学习者占用资源量减少,意味着相同数量学习资源容纳的学生增多。相同数量学习者完成同样学习任务所占的教育资源总量也随之减少。最后,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构建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最大受益者是学习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转换自己的学习成果,享受各种学习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激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沟通的纽带。目前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建设面临着政府重视不足、缺乏政策支撑、学习者认可度不高的困境,这些困境直接影响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因此,迫切需要讨论者理论结合实践展开讨论,来寻找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和可以推广的模式。二、理论基础与探讨1 系统论系统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老子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都对系统论有过简单的论述,现代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的发表标志着系统论成为一门科学。[3]人类的思维方式从系统论的出现开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往对事物的讨论总是着眼于要素或局部,然后用事物的一部分性质来说明整体。这种方法忽视了事物内部的整体性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只能认识简单的事物。而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为解决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系统论中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