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见证石家庄初繁华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不仅对封建经济的根底起到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开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石家庄市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萌动的。有人说“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他们无视了在太行东麓、滹沱岸边建成一个大城市乃是历史开展之必定。这一带不但是冀晋咽喉、南北要冲,而且山地多煤,矿藏丰富,土地肥沃,盛产棉花、小麦,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具有开展现代工业的条件和优势。这才是建成现代大城市的根本原因。现代工业萌芽首先开始出现井陉境内煤藏丰富,旧称“北方最良之煤田”,宋代就开始挖煤,明清时代,出现了众多的采煤小窑。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集资合股经营的常年挖煤民窑。每个民窑用工少那么几十人,多者二三百人。在此根底上,出现了机械化开采的煤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南正村文生张凤起集资办起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煤矿,但还是靠人力开采。第二年,张凤起赴天津,结识了德国人汉纳根。两个人费尽周折,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路矿总局总算同意,定名为“井陉县煤矿局”。言明汉纳根出资本银 5 万两,张凤起出地 18亩,每月根据出井价格,抽税 5%,每年以 25%盈利报效路矿总局。但北洋大臣袁世凯给驳了回来。张凤起、汉纳根于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再次呈报,这次又被驳回,张凤起还落了个“刁生劣监”的罪名。然而,开矿工程在申请过程中始终没有停止,购置机器、聘请矿师等都在进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进行了第一次开工典礼,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出煤。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士骧继任北洋大臣,与汉纳根重新拟定合同,定名为“井陉矿务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奏报朝廷批准,井陉煤矿正式开办。还有一位实业家杜英魁,联合正定吴雪门、王士珍等,建“华丰公司”。民国元年(1912 年)4 月,王士珍等拉拢北洋军阀陆军总长段祺瑞的弟弟段祺勋等旧官吏入股,资金到达 17.8 万余元,将“华丰公司”改为“正丰公司”,段祺勋为总经理。又无偿霸占凤山村原来属于庄文周的藏量大、质量好的 30 余亩土地,开新井,建厂房,盖大楼。正丰矿从此兴盛起来。井陉煤矿的创立,说明石家庄一带具有开展现代工业得天独厚的根底。拉来了卢汉铁路石家庄这一带,沟通山西与华北平原,连接中原与京、津,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近代社会经济必定要求在这里建成铁路运输枢纽。关于卢汉铁路,甲午战争之前就曾提出修建。战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