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如何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行为 篇一 目前,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为广阔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进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由于中学生身心进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别性和网络进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着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一、网络对学生的负面的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会造成难以抵挡的负面影响。 2.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法律规范。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3.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少数青少年浏览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 4.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网络到处都是新奇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奇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由于他们心理素养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二、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进展,进一步法律规范我校学生的上网行为,培育文明的上网习惯,学校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习进步,不要随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