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左脑控制开发右脑现代科学的讨论说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一般认为,左半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与语言、数字以及概念、分析等有关。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和形象的思维,具体的表达在音乐、节奏、绘画、直觉、空间感、整体性以及想象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右脑支配左半身,控制左手运动,反过来,左手、左半身器官的运动也刺激右脑。有意识的调动左手、腿、眼、耳,特别是左手和左手指的运动,对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刺激,是开发右脑的有效方法。摆脱左脑控制在大脑的运用上,为了更好活化右脑,要尽量消除左脑语言的、逻辑的、数字化的思维,进入右脑形象的、直观的感觉,提高右脑非语言思维能力的培育。活化右脑,偏用左脑的人才能逐渐变为富有直观能力、综合推断能力,有良好创业感和人际关系的左右脑均衡型人才。锻炼右脑的传统模式都是要制造一个没有语言的无意识状态。据说测定坐禅高僧的脑电波图后发现,脑波速度有所降低,处于一种接近睡眠的状态。但坐禅与睡觉有本质的差异,是一种清醒的无意识状态。科学测定发现,当人在日常生活清醒时,处于通常的意识状态,以左脑为主进行思维,此时大脑发出波(14-30 赫兹)。而进入入定状态、半睡半醒、处于非常松弛又宁谧状态,脑部发出波(8-13 赫兹),称这种状态为变异意识状态。整个人的生理状态改变,心跳脉膊减速,呼、吸轻柔。此时右脑摆脱左脑的长期控制,充分自由运作,个人潜能得以发挥。传说中有道高僧可面壁数十年,连身影都印入石壁中,终得以大彻大悟,直接源于用右脑修炼。棋坛巨星作奕时,音乐大师演奏时,往往都处于这种变异意识状态。此时布棋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近代一些企业家、政治家也尝试在繁忙的公务中坐禅,排除干扰,求得创意与心态平衡。曾任日本巨人队教练的川上哲先生的坐禅颇为有名,令队员们折服的、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沉着对应的教练术,也得益于坐禅而使右脑得到的锻炼。常人不必也不可能去禅寺坐禅,完全可以每天抽十分二十分的时间冥想。选一个舒适的位置,可以坐在椅子上,最好是盘腿坐。调整呼吸,排除干扰,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这种脱离琐事缠绕的清心寡欲状况,可以在不受左脑功利主义思考的影响下,拥有单独使用右脑的时间。其实,在上班的班车上也可以试着打坐,闭上眼睛,专心去听窗外的车声鸟声,让头脑停止胡思乱想,制造一种没有语言的无意识状态。也许,当你走进办公室,有些灵感已经冒出来了。徐波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