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文秀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5 篇学习黄文秀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5 篇 (篇一) 青年的长征需要 “ 绣花 ” 精神半朵 “ 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 这是西南边陲深度贫困地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驻村期间写下的一段文字。如今,她因为遭遇山洪不幸牺牲,但她躬身扶贫一线,尽职尽责的精神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青年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复兴梦的道路上前进。 “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 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一直鼓舞着一代代人,成为不少人的精神食粮和前进动力。 当前,已是和平年代,虽没有战争年代中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但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时代矛盾。对于年轻干部,尤其是奋战在基层一线干部而言,工作千头万绪,上面 “ 千条线 ” ,下面 “ 一根针 ” ,辛苦与繁忙、不解与冲突等不可言喻。然而,作为国家干部,即使在基层最普通的岗位,都必须不忘党的建设大业,端正心态,积极做好基层的 “ 绣花针 ” 。 “ 绣花针 ” 精神代表着坚韧与细致,执着与忠诚。在扶贫攻坚事业中,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基层干部脚踏实地深化基层一线,与百姓同甘共苦,帮助百姓脱贫致富。虽然全国都在为基层减负,但服务扶贫一线的过程依旧充满挑战与诱惑,挑战来自基层一线贫苦的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的工作对象、困难重重的脱贫项目和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诱惑来至于基层一线的低待遇与繁华都市的高薪资形成的巨大反差,它们时刻影响着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奋斗方向。 此时,我们就要学习黄文秀高学历高资质却甘于躬身扶贫一线,任劳任怨的精神。因为,扶贫工作如长征之路,漫漫而修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以 “ 绣花 ” 的精神基层建功立业,不负青春昭华,绣出基层的美丽画卷。 (篇二) 近日,习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阔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 ” 一句朴实的话语,透露出的却是 “ 准 90 后 ” 女孩黄文秀对青春的无悔选择。兴许,在偌大的体制当中,身为第一书记的她仅仅是为基层默默奉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