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论文德育工作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处于优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开展尚不完善,假如不能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给学生的未来开展造成不良影响。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健康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标准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小学生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打下良好的根底,成为了摆在宽阔小学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德育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成果不尽理想传统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老师像教授其他理论科目一样,照本宣科的进行教材内容讲解,品德课成了“说教课”,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相互沟通,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就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在进行典型事例讲解时,过多的采纳说理教育法和道德评价法,对于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实践法应用较少,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实践课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组织管理、老师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德育教育很难取得预想中的`效果。2.德育教育环境较差,教育理念偏离实际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不可防止的会出现暴力现象、垃圾信息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在言行举止中没有做好示范作用,家长吵架、语言不文明等现象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认知观念。另一方面,局部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龙”的教育心理使得他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德育教育视而不见。3.老师专业能力缺乏,师资力量相对缺乏老师的道德素养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老师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碍,大多老师把教书与育人对立起来。有些老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局部小学录用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在教学及管理班级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以自我为核心、自以为是、不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等,除了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外,谈不上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1.强化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