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摘要]:随着我国财务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对目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关键词]:行政事业 内部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f224.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25)01- 01170-01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其收入基原来源于财政资金;由于经济业务比企业简单,因此,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信息管理时代,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领导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重事业进展,轻内部管理,甚至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内部控制度是财务部门的事,有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把关,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因此,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订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仍未严格执行。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发挥应有的作用。2、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薄弱。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3、财务与业务管理脱节。有的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只能起到“核算”、“付款”作用,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监督和控制。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缺乏相关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债权、债务不像企业那样频繁发生,单位会计人员只是在业务发生时将其登记到账簿上,对后期是否发生坏账、减值等了解很少。管账不管物、管物不管账的现象严重。4、票据管理不够严格到位。票据管理不到位。票据的购、领、用、核销未按规定建立相应台账;对票据使用情况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导致一些执收部门延期上缴相应收入,甚至出现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