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我同市民政局的同志一道,到**、**、**、**等区县的部分乡村,就我市农村特困户救助问题进行了调研。我们认为:关注农村特困户,深化“”“”开展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是实践 三个代表 、解决 三农问题 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关系的迫切要求,是履行政府职责,实现城乡社救工作同步进展的必定趋势,任重而道远,必须抓紧抓好。一、基本情况据统计,我市现有农村人口 464 万人,有年收入低于 600 元以下的农村特困户 70272 户 188027 人,占农业人口的 4.1。去年,市政府将救助农村特困户列为市政“”府 十件实事 之一,全年要求救助农村特困对象 2.8 万户,7.2 万人。**、**、**实行农村低保,划定的保障线分别为年收入低于 700 元、500 元、400 元以下,**、**县的救助标准分别为月人平 6 元、5 元,**县将对象按收入情况进行 ABC 分类,实行分类施救,救助标准按 A、B、C 类分别为月人平 10 元、8 元、6 元。其它区县实行的是农村特困户救助,**区、**山、**湖、**市为月人平 10 元,**区、**县、**县、**县、**湖、**镇为月人平 5 元。这项工作去年启动后,现有享受救助对象 30813 户 72636 人,占特困总人数的 38.6,其中:享受农村特困户救助的 47820 人,救助标准为 5.7 元;享受农村低保的 24816 人,保障标准为 6.1 元。未纳入农村低保的特困家庭有 39459 户 115391 人。二、贫困原因分析1、因病、残致贫。在全市农村特困户中,因残、因病致贫的占贫困户总数的 70.5,残疾的种类多为智残、肢残。这部分对象,因为残、病,不但无法从事生产劳动,有的还需要他人照顾,每年还要大量的医药费。如**张公庙镇张公村的**一家,二老都已有七、八十岁,女儿有精神病,完全无自理能力,全家的主要收入就是二老种的两亩地,生活完全依靠政府的救助接济。2、因灾致贫。因自然灾害、火灾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这部分对象占救助总人数的 12.6。3、因缺乏劳动力致贫。有的家庭中因为子女残疾、有病,家中缺乏劳动力,不仅要负担医药费,还要支出孩子的读书费用,虽然每天起早摸黑仍然无法摆脱贫困。4、因缺乏生产资金、生产技术贫困。这样的户家中有劳动力,但因为缺乏生产启动资金或者缺乏生产技术和相关知识技能,无法形成稳定的家庭经济增长点。如**大坪乡团结村的部分家庭,家中有劳动力也有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