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类的故事》读后感《人类的故事》读后感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 1 看到俞敏洪老师推动的一本书籍,关于《人类的故事》,没有纸质版的,读了一个电子版的,这两天疫情严峻,哪里都去不了,除了给学生上直播课,剩余的时间就读了一些书籍,还是特别不错的,这个时间段可以三天读一本书。简洁的共享一些心得。 满怀敬畏之心的人,或许做事不会事事第一,但是肯定是最虔诚第 1 页 共 37 页最负责的。亨德里克房龙,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吧。他敬畏历史,敬畏学问,敬畏宇宙,敬畏这世间存在的、消逝的、或即将出现的一切。于是他想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于是就有了面前的这本书。我喜爱他在前言里的一句话“在我生命中的头一回,就发觉了‘可听见的宁静’这种现象……在我的自然现象的有限学问里面,又增加了另一种阅历——可触摸得到的黑暗。”。我想,他必定也是对文字充溢着敬畏之心吧。才会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写出了如此耐人寻味的句子。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宁静的黑暗中,独立于任何时间空间的一片天地里。却怎么也不知道如何去形容那样的一种状态。如今我最第 2 页 共 37 页终找到了答案——可听见的宁静、可触摸得到的黑暗。漫漫时间长河能创建出“文字”,真的是人类的一大才智。文字可以承载许多东西故事、历史、思想、文化、数据、将来……或许房龙对人世间的惊鸿一瞥,是十二三岁登上教堂顶楼的体验。而我对文字,乃至人类历史的开眼,是今日打开这本书的一瞬间。书的第一页,就是一个长长的画卷。从地球的诞生,到现在。50 万年。画的前半段的时间节点,是按千年算的。后半段是按百年算的。突然对“时间”这个概念,产生了一丝憧憬和恐惊,或许就是“敬畏”吧。一个人的一生,在他自己看来是漫长的,但是抛掷到宇宙里,竟渺小的有些可笑。不知道为第 3 页 共 37 页什么,我有时总有一些奇异的想法,总觉得人类用“时间”这个词来描述我们自己抓不到,摸不到,却又关乎到我们一生,贯穿了我们一辈子的东西,有些草率?真的是个很惊奇的想法。书还没有看完,人类的故事也还没有听完。那就接着听,接着站在高耸的教堂塔顶,远眺人类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的班主任在中午的半个小时里让我们读书,我读的是《人类的故事》。这本书讲解并描述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向哪里?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房龙娓娓讲解并描述人类数千年的文第 4 页 共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