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 2013 ,深圳) 2008 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组织了国内专家,结合国内外文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拟定了“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 5年过去了,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了一些新进展,与时俱进,特对其进行补充及更新。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1. 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粘膜发生的炎症与坏死性病变,病变深达黏膜肌层,常发生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其中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见。 消化性溃疡病的流行病学2.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病病发病虽然有下降趋势, 但目前仍然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 • 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 10% 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异 •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 20~50 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 2~5:1 • 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吸烟饮酒等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粘液 / 碳酸氢盐屏障粘膜血流量粘膜上皮细胞再生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病因与发病机制 3. 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损害因素和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 其中, H.pylori 感染和 NSAIDs 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病的最常见病因。 病因与发病机制4. 胃酸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无酸,无溃疡”的观点及抑酸剂对消化性溃疡病有良好效果,提示胃酸在消化性溃疡病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作用一般只有在正常粘膜防御和修复功能遭受破坏时才发生。 • 非 H.pylori 、非 NSAID 消化性溃疡病是否与高胃酸分泌有关尚待更多研究论证。 病因与发病机制 5. H.pylori 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病最重要发病原 因之一。 它的致病能力取决于引起组织损伤的毒力因子、 宿主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病因与发病机制 6. NSAIDs 乃是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且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 用 NSAIDs 的人群中 15% ~ 30% 可患消化性溃疡• NSAIDs 使溃疡并发症危险性增加 4 ~ 6 倍,而老年人中消化性溃疡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约 25%与 NSAIDs 有关• 危险性除与所服的 NSAIDs 种类、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有关外,还与患者年龄(大于 60 岁)、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及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或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