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尚景园居民垃圾分类行为 需求评估第三组:滕硕 丁英杰罗 涛 肖梦希张怡玫 魏新宇石田甜 靳彬彬尚景园居民垃圾分类项目需求评估一、概念界定和理论支持(一)概念界定 国外的垃圾分类因其起步早,推广时间长,垃圾分类更为成熟和有体系。比如欧美国家,估计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在垃圾分类领域有较多的讨论。对于垃圾分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也有不同的界定。例如日本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对垃圾的焚烧和填埋处理,日本实行了一套严格、细致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日本人对垃圾的分类十分用心,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的垃圾分类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可将垃圾分为:“资源类垃圾”、“非资源类垃圾”、“粗大件垃圾”及 “有害垃圾”这几大类1。德国早在 1904 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形成了一整套成熟体系,并实行严格的处罚规定,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城市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德国的垃圾分类包括生物垃圾、废纸、剩余垃圾、废旧垃圾、有毒垃圾、旧衣物垃圾等。就我国而言,现阶段,厨余垃圾单独收集是居民垃圾分类现实可行的途径。由于厨余垃圾的含水率大大高于家庭其他垃圾,因此在环卫系统将厨余垃圾从居民垃圾中分离出来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干湿分离”,近年已在上海、广州、昆明、青岛等城市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2。根据目前我国及上海所推行的垃圾分类的方式,在本项目中,将垃圾分类定义为: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干湿分类”是针对我国居民生活垃圾中厨余和果皮类垃圾比例较高,其水分含量高。不利于垃圾回收和最终处置的国情提出的一种简单有用的垃圾分类方式。(二)中国垃圾分类现状的讨论综述垃圾分类在各个国家均有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中国正在经历这一过程。为了促进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国内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讨论。自 2000 年,建设部确定北上广深,加上杭州、南京、厦门、桂林八个城市作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关于如何推动垃圾分类的讨论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均有涉及。1于利民. (2024). 日本垃圾分类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 36(9), 55-56.2沈众, &朱化军. (2024). 居民垃圾干湿分离的可行途径分析. 环境卫生工程,22(6), 51-52.法律规范信念期望动机主体法律规范行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