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结合 TRIZ 理论的应用讨论摘要:结合 TRIZ 理论构建工科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育平台,探究创新人才培育的模式,即不断发现并解决传统教育矛盾,推动教育方式向理想化方向进化,以推行创新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教育为基础,以信息交互为媒介,以教学实践、竞赛实践、科研实践为纽带,以专利保护和产品孵化为目标,在有效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下,提高老师、学生和企业参加创新、实践创新的热情,营造出更好的创新环境。关键词: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TRIZ 理论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突出了工业设计专业的科技含量,它面对更真实的制造业,让工业设计师摆脱了与工艺美术师之间的模糊概念。然而,受教学模式和招生范围的限制和影响,这类学生在创新思维的构建与实现上遇到了一些特别的问题,不仅在于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完善的教学体制,而且在于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障碍等方面[1]。本文就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分析,结合 TRIZ 理论中的创新理念力求在教学应用中找到解决模式。1.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人才培育的前提是教育模式和教育主体的创新,创新教育就是以培育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讨论与解决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2]。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各级学校教育学生的共识,如今,实施创新教育的渠道包括课堂教学和互动网络教学。其中课堂教学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面授形式,学生可以在较为固定的场所接受老师的现场教授,教与学的活动人员、场所及环境相对固定,信息接收主体较为单一化。另一种互动网络教学尤其是现在提倡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 简称 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给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MOOC 的理念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它将传统课堂与单向网络课堂融合,大部分课程由世界著名学校的教授提供,学员来自世界各地,教授采纳教学引导性授课,课程中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都能产生互动讨论,其中也引入设计作业及考试机制[3]。这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加速高等教育创新化国际化的进展进程。2.TRIZ 理论的应用TRIZ 理论是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及其团队在讨论世界各地超过 250 万份专利的基础上发现的这些发明背后的规律。TRIZ 理论认为,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