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篇一 互联网 OSI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集线器也叫 Hub,工作在物理层(最底层),没有匹配的软件系统,是纯硬件设备。 集线器主要用来连接计算机等网络终端。 集线器实际就是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 中继器的作用就是将已经衰减得不完整的信号经过整理,重新产生出完整的信号再继续传送。 集线器为共享带宽,连接在集线器上的任何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时,其他所有设备必须等待,此设备享有全部带宽,通讯完毕,再由其他设备使用带宽。 正因此,集线器连接了一个冲突的网络。 所有设备相互交替使用,就好像大家一起过一根独木桥一样。 集线器不能推断数据包的目的和类型,所以假如是广播数据包也依旧转发,而且所有设备发出数据以广播方式发送到每个接口,这样集线器也连接了一个广播域的网络。 数据链路层:产品代表交换机。 交换机——交换机 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略微高端一点的交换机都有一个操作系统来支持。 和集线器一样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等网络终端设备。 交换机比集线器更加先进,允许连接在交换机上的设备并行通讯,好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并行行驶一般,设备间通讯不会发生冲突,因此交换机打破了冲突域,交换机每个接口是一个冲突域,不会与其他接口发生通讯冲突。 并且有系统的交换机可以记录 MAC 地址表,发送数据不会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到每个接口,而是直接到目的接口,节约了接口带宽。 但是交换机和集线器一样不能推断广播数据包,会把广播发送到全部接口,所以交换机和集线器一样连接了一个广播域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机是针对共享工作模式的弱点而推出的。 集线器是采纳共享工作模式的代表,假如把集线器比作一个邮递员,那么这个邮递员是个不认识字的“傻瓜”要他去送信,他不知道直接根据信件上的地址将信件送给收信人,只会拿着信分发给所有的人,然后让接收的人根据地址信息来推断是不是自己的!而交换机则是一个“聪慧”的邮递员交换机拥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比表以确定目的 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 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 目的 MAC 若不存在,交换机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