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洋节,从我做起;弘扬传统拒绝洋节,从我做起;弘扬传统 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拒绝过洋节。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洋节? “洋节”顾名思义,就是西方国家洋人过的节日,那么洋节有哪些呢?“洋节”有:2 月 14日的情人节、4 月 1 日的愚人节、10 月 31 日的万圣节、12 月 25 日的圣诞节等。 “圣诞节”原本是西方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是西方国家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这些年被“移植”到我国后,人民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曲解了过节的意义,将“平安夜”变成了“狂欢夜”,导致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发生。比如:大街小巷人满为患,“飞雪”、“彩带”被喷射得到处都是,从广场到步行街,从花园到人行道,从公路隔离带到商场墙壁、玻璃橱窗、甚至城市雕塑等,所有可以喷涂的地方无一幸免,街道上更是垃圾遍地,一片狼藉。这些都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当代青少年的形象,也影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样更能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 同学们,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珍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热爱祖国要从我做起。让我们践行十九大里习爷爷所讲的"说中国话、吃中国食、穿中国衣、用中国货、过中国节,做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在此,我呼吁大家“拒绝洋节,从我做起,传承文明,过中国节"! 三、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1.除夕 时间: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释义: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夕”字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2.春节 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喧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开始,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3.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