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燃机利润丰厚的中国燃气轮机市场让三大外企主机制造商赚得“盆满钵满”。遍布荆棘的国产化道路折射出的是中国精密制造业的致命缺陷。2024 年,一条并不起眼的新闻引爆了国际燃气轮机市场。三菱重工宣布该公司的 J 型燃气轮机在试运行过程中实现了高达 1600℃的进气温度。新的燃气轮机能够承受的进气温度比 1500℃的 G 型燃气轮机还要高100℃。一般而言,燃气轮机的进气温度越高,热效率就越高。1600℃级的 J型燃气轮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已经达到 320MW(基于 ISO),在燃气轮机联合循环(GTCC)发电应用中可以达到 460MW,总热效率已确认超过 60%。在以温度定型的燃气轮机领域,J 型燃气轮机绝对是处于金字塔顶尖的唯一存在。因为无论是西门子还是通用电气(以下简称 GE),他们目前实现的最高温度都是 1500℃。如同燃气轮机提供的强劲动力,三菱、GE 和西门子在中国燃气轮机市场上的表现也足够强劲。三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燃气轮机市场(加上并购公司的份额)。这个被称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设备给三大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2001 年,发改委发布《燃气轮机产业进展和技术引进实施意见》,决定以市场换取技术的方式,进行技术引进,通过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外企合作生产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但现在的事实是,国内燃气轮机市场完全由外企把持。正在商业运行的机组中,几乎没有一台完全自主生产的国产燃气轮机。三大燃气轮机主机制造商对于中国市场的垄断已经形成。在深究其背后的原因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三大主机制造商不仅垄断了新机市场,更垄断了服务市场。而三家中国公司在“市场换技术”的十年里,并没有大的突破,除了技术难度和外企封锁等原因,更重要的是企业人才培育的断层和流失。而随着海外燃机制造巨头的加速兼并,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垄断甚至可能会愈发严重。根据中电联的数据,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天然气发装机容量已达4668 万千瓦,发电量 1143 亿千瓦时,临时超过核电成为我国第四大电源。对于天然气发电的利好政策也在不断出现。4 月 1 日起,我国天然气价格正式并轨。各省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降 0.44 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上调 0.04 元,这也是我国价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调天然气价格。今年 1 月,发改委更是明确发文,要求根据天然气发电成本、社会效益和用户承受能力确定对天然气发电实行差别化上网电价机制,具备条件的地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