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卫国自由而无用——复旦大学毕业致辞自由而无用——复旦大学毕业致辞曲卫国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像每年一样,代表复旦外文学院向大家表示热烈祝贺,我还是继续重复我每年在毕业典礼上说的话:请允许我代表外文学院的老师对你们最初选择复旦或中间加入并坚持在外文完成自己的学业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由于你们的选择,外文学院才进展得越来越好。这些年的毕业典礼,我每次都反复絮叨非正式版的民间复旦校训:自由而无用。遗憾的是,翻看前几次的发言,我发现我的心情一年比一年沉重。2024 年我主要谈的是无用,non-intrumental。2024 年我发现有必要对于自由好好地思考一番,因为说到自由,大家似乎更关注自己的自由权利。去年我在解读自由时强调说,我们要捍卫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自由的权利,我们更要捍卫他人同样的自由权利,因为当他人的自由权利遭到蹂躏的时候,我们的自由实际上也名存实亡了。这也就是freedomfromimpoition。原来今年不想说了,可是前几天参加的答辩和网上各种议论,当然还有刘欣接受 Fo 某的采访,我突然发现,也许还是该再说说我们自己的自由,说说 freedomof,自由只能是个体独立意志和思想的体现。现在太多的集体绑架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竟浑然不知freedomof 后面的名词被换成了复数。前几天参加同学的论文答辩,有同学在论文中谈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有引用 Marku,Kitayama,Matumoto,等学者的理论去讨论东西方文化差异,说东方人是 collectivit,而西方人则是 individualit。持这些观点的当然还有 Hoftede,Triandi 等大学者。我的讨论涉及跨文化,有一段时间几乎也是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假设。后来随着讨论的深化和形势的进展,我发现现实比理论复杂,如日本人和中国人的collectivim 就非常不一样。我在明治大学讲学的那个月专门和日本学者讨论了这些问题。这几年我开始讨厌起文化差异的假设了,首先,这种假设咋看起来是出于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但实际上却把人类文明的某些特点和成果全部划归到了某一文化之名下,看似开放的讨论,其实是 dicuionofdenial,是对人类共享资源正当权利的剥夺。其次,文化差异的讨论表面上是形而上的思考,但实际上更多地是形而下的算计,因为大家不方便明说的是,所谓的文化实质上指的就是族裔,而族裔的认定基本是生物学的事情。假如我们接受这类文化差异假设,那就难免要同意其中暗含的一个悲观的宿命结论:我们的生理构成决定了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