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共建 点亮社区“爱心汇” ——四川营社区党委椿树街道四川营社区位于西城菜市口东北角,占地0.25 平方公里,是街道总面积的四分之一。2024 年 4 月,重组的社区党委由 5 名委员组成,平均年龄 42 岁。社区集成熟高档小区、新建高档小区、拆迁区、中央单位、商业办公楼、小市场于一体,由层次多样、需求差距悬殊的居民组成。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坐落于社区中,他们拥有着 100 多名的志愿者,丰富的书法、唱歌及书刊资源。2024 年,随着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这项工作的深化,四川营社区党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成立四川营社区“爱心汇”志愿服务组织,为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平台”,让社区居民得到志愿帮助,解决生活困境,让单位职工志愿者在社区内领到自己的服务项目,体现自身价值、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社区“爱心汇”成立初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椿树街道志愿服务队率先来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此后,北京联通志愿服务队、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党员志愿服务队纷纷树起大旗。由此,多支志愿服务队组成的社区“爱心汇”开启了服务居民的新征程。一、服务进家中、温暖老人心新建小区四合上院内的一对老人刘凤鸣、黄自怀夫妇是社区内典型的空巢老人,刘凤鸣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时常卧在床上不能出门。夫妻二人都是社区党员、老师退休,热爱文学热爱歌舞。由于病痛被长期困在家中,每天在叹息中度过着空寂的生活。社区党委在了解刘凤鸣、黄自怀夫妇的生活困境后,经多次开会讨论,发挥社区“爱心汇”的服务功能,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椿树街道志愿服务队的认领岗位中,以志愿者邵燕、陈艳茹为领导的志愿小分队与刘凤鸣、黄自怀夫妇结为一对一的对子,在邵燕、陈艳茹等志愿者的多次入户服务下,温暖了老人的孤独之心,点亮了他们的生活梦。二、善用资源、带老人重返社会当走进刘老师家中的第一天,志愿者们都明白,他们不可能陪伴老人们走完夕阳之年,他们的目的是帮助刘老师夫妇走出当前的生活困境,重返社会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子,实现自身的生活梦想。在短短的数月陪伴中,志愿者与刘老师夫妇建立的浓厚的感情,眼见刘老师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心情愈加地舒朗,精神面貌也越来越焕发异彩。他们由心地为刘老师夫妇兴奋,也在不断地计划着如何促进刘老师夫妇重新建立自己的交际圈,顺利重返社会生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退休干部的活动丰富多彩,志愿者陈艳茹正是负责退休老干部工作,在得知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