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摘要】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提高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整合相关知识,进行模块式教学,才能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为其后续临床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关键词】模块式教学教学方法医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遗传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繁杂、学习内容相互重叠,老师教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模块式教学法是根据人才培育的要求,通过实施完整的若干知识模块,进行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掘学生的制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文就目前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将模块式教学法引入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1.模块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1.1 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根据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一些基本概念,比如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中关于基因的概念和基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关于三大遗传定律等内容学生在高中已经学习过,应当适当删减;而关于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中细胞的增殖、染色体等内容,学生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在后续课程中还要涉及,可适当略讲,教学重点应突出集中在染色体畸变方面。学生掌握这些原理后再学习相应的疾病,从而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类型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防治方法以及遗传咨询等临床应用性较强的。这样从原理深化临床,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医学遗传学。1.2 模块化分类1.3 模块式教学法的实施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实施。如遗传病的基础模块,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生物学,为避开生物学知识点的重复,可引导学生自学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的分子学基础这两部分内容。课前老师制定自学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自学,并解答出提纲所列的知识内容。学生也可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随堂讲解。老师最后对本次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予以简明表述,以便学生正确理解、易于记忆。由于讲授的重点在于遗传病的分析和讨论,也就是基因遗传病模块、染色体遗传病模块,包括三大重要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