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工艺美术培训的思考与探究摘要:本文以泰国王室主导下的工艺美术培训为分析对象,探讨如何调动社会力制造出更高的价值。产业化的泰国工艺美术培训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如何实现课程实践的转换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泰国工艺;工艺美术培训;实践性课程泰国旅游业是世界旅游业进展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其中的典范不得不提以泰国的手工业制品为代表的泰国旅游纪念品,其琳琅满目的艺术审美和种类繁多的产品项目蜚声海外。笔者日前曾去泰国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惊叹于其艺术教育产业化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其国家对艺术教育的支持态度更是值得国内教育者学习。泰国手工业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如漆雕、象牙雕刻、金银器雕刻、宝石镶嵌等工艺品就有着独特的味道制造出很多传世佳作,如白居易《骠国乐》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这样的词句,赞颂骠国舞者的技艺时也对古代泰国的手工艺进行了侧面描写。但由于历史变迁、政治战乱、以及经营者经济状况不善等原因,使得很多传统工艺面临失传。泰国大部分国土处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带,终年炎热,山地丘陵较多,适合耕作的平原较少,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数据显示,泰国目前拥有6000 万人口,其中 84%的人口居住在农村,10%居住在曼谷,剩余 4%的人口居住在其他城市。泰国国王和政府大力进展旅游业,重视环保,几乎没有重工业也无力进展。泰国国民福利较高,就业压力并不大,并因是佛教国家,大多愿与人为善,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泰国国民普遍不爱读书,对财宝的累积与消费的态度,用一句泰国俗语“赚三铢花五铢”可以概括。所以上世纪中叶之前泰国的农民几乎都是靠天吃饭,一旦发生洪涝、旱灾或其他自然灾害,其生活就难以为继。笔者在考察过程中最印象深刻的是 Ananta 博物馆和王后纺织品博物馆,其中展示了大量国王御座、甲虫壳镶嵌作品、泰丝刺绣壁画、王后礼服等精致绝伦的艺术品,随后的参观的宝石中心,更是有现场宝石首饰镶嵌制作。向导这些技师都是王后手工艺培训中心已经毕业的学员。吉达拉宫王后手工艺中心从边远地区选择贫困农民进行培训,中心制作的工艺品包括金银乌银镶嵌、金属镶嵌、金银器、珐琅、藤编篮筐、木雕、甲虫翅翼点翠、刺绣和织锦等。学员参加培训完全免费,中心拥有学员作品的所有权和销售权,对于成功的作品,会给予奖金奖励。除此之外,1985 年泰国设立了“国家艺术家”奖,为的是建立国家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