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摘要:儿童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各大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积极推动儿童文学课程改革,对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结构,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引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就包含着纪律教育,但是她的纪律教育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纪律有着本质不同。首先她强调纪律教育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完全规定好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次纪律教育是要重视教育方法的。幼儿纪律意识应该是发自于心,是幼儿行为中自然体现的,不需要成人刻意要求,而这就需要幼儿形成习惯,融合式教学教育就是一种途径。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观点认为幼儿的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进展幼儿内在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形成纪律意识。皮亚杰的认识理论认为,幼儿在进展的过程中有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的阶段,每个幼儿都要经历这个阶段,那么提前引导幼儿,积极的建立正确的模仿对象,让幼儿认识到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遵守融合式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RobertThornbei也写道:教学制度的改革,也是为了更好的确立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式教学问题。VolkanCicek 他们也对儿童纪律教育做了讨论认为该一一建构性的指导。AliabethAyar 在他的讨论中也写到建立课堂纪律的必要性。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更新融合式教学,可见融合式教学意识对于个人以及社会都是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的。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现状(一)以集体示范、口头语言为主,其他方式运用较少学前教育专业在培育儿童文学融合式教学意识时,可采纳常见的示范,口头语言这样的方法,也可实行儿童文学学习法、标记法、个别指导等。通过一些其他的儿童文学学习来帮助幼儿熟悉融合式教学;或是将融合式教学做成简单易懂的标记,放在区角中;或是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这样便于幼儿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将访谈对象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我们归纳出学前教育专业对儿童文学融合式教学意识的培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口头言语告之,即告诉幼儿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告诉语气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二是示范,即通过具体行为告诉幼儿该怎么做。这些方式虽然是效果很好的方式,但其本质是通过一次次的强化,想让幼儿们养成融合式教学意识,从而达到学前教育专业的预期效果,无疑这些教育方式是需要改进的。(二)學前教育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