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清咸丰当五百和当千大钱一、户部宝泉局从表一、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各大钱的重量都没有照部颁要求铸钱,有的差异明显,悬殊较大,如当千大钱重者为 130g,而轻者只有63g。当初在咸丰三年十一月,户部曾明确规定,当五百大钱重一两六钱(折合 59.2g)、当千大钱重二两(折合 74g),而现存世大钱实物减轻严重,如当五百大钱轻者仅有 45.7g,还抵不上当百大钱的重量一两四钱重(折合 51.8g),因此,造成轻重倒置。经表三、四统计数据分析看,宝泉局当五百、当千大钱都有祖钱(雕母)、母钱和样钱存世,这些大钱可能是在清朝末年外患内乱时,由宫庭流散到社会的珍稀品。大钱的币材有红铜、黄铜、青铜、铁、铅等。为了防止盗铸,户部曾规定当五百、当千大钱用十成净铜铸造,铜色紫,净铜也就是紫铜(红铜)。笔者统计的 94 枚当千大钱(不包括上海博物馆 5 枚)中,43 枚是红铜、5 枚为紫铜,用铜之讲究,是与当时防止民间私铸大钱紧密相关。宝泉局铸“咸丰元宝”楷书体大钱,字体刚健工整,钱面汉文宝有尔宝和缶宝版别之分,79 枚当五百大钱,仅见 2 枚尔宝,其余为缶宝。99 枚当千大钱全部是缶宝版制。钱背满文也有开口宝,闭口宝和出头宝三种版别,当五百、当千大钱均以闭口宝版别占多数。二、工部宝源局关于宝源局大钱直径和重量,从上海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笔者私藏和《咸丰钱的版式系列》有钱重数据记录的材料中进行初步统计(见表一、二)。发现宝源局铸造大钱也没有按部颁规定办理,钱重悬殊,当五百大钱轻者为 53g,距部颁要求少 6g 左右。关于大钱的品种和币材,宝源局 32 枚当五百和 36 枚当千大钱中,祖钱、母钱、样钱都有留世(见表三、四)。从金属材料分析,19 枚当千大钱,有 13 枚用黄铜铸成,均属祖、母、样钱,说明当局对宝贵的钱种,在选材上是很讲究的,也被钱界所关注。大钱面铸“咸丰元宝”楷书体,钱文版别汉文为缶宝,满文当五百除 2 枚为闭口宝,其余均为开口宝版式,当千大钱中,37 枚是开口宝,只有 3 枚为闭口宝,完全不同于宝泉局的版别。三、甘肃宝巩局四、河南宝河局据《大清会典》载:“咸丰四年,奏准河南省设宝河局,委粮监道监铸……”。于是,河南省在咸丰四年七月就设炉试铸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各种记值大钱。由于大钱鼓铸之滥、百姓拒用,咸丰帝在同年七月初六发布谕令:准其停铸当百以上大钱。宝河局于咸丰四年十二月就停铸当五百、当千大钱。现仅见母、样钱实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