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及其作品

浅谈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及其作品_第1页
1/3
浅谈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及其作品_第2页
2/3
浅谈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及其作品_第3页
3/3
浅谈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及其作品摘要: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与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先生完成了《愚公移山》等作品,借物喻情,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抒发了画家深沉的爱国之情。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大环境所致,此时的画作多少带有积极向上的趣味。徐悲鸿先生以奔跑的马表现出“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主题。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同时,徐悲鸿先生还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进展做出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关键词:徐悲鸿;愚公移山;奔马图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出生于 1895 年,一生经历了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激烈变动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形态以及革命运动风云跌宕。面临西方列强以及日寇侵略的时刻,国人救亡图强的情绪高涨,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中国美术也同样发生了巨变,民国时期的美术展示了中国社会动荡变迁的历史境遇,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这一时期徐悲鸿主要从事油画和国画的创作。油画以《田横五百士》为代表,国画以《愚公移山》、《九方皋》等为代表。他在油画方面融入了中国画笔墨精神,在国画方面,他用西画写实观念改造中国画,使中国画具有西画的某些因素,从而成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人物。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往往给人以生机和力量感,令人振奋。《愚公移山》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在一个生死存亡的年代,徐悲鸿与当时许许多多中国艺术家和思想家一样,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大主题下同时也都关注着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文化命题。“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叙述了愚公为了搬走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地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徐悲鸿的作品正是取自这一神话故事。徐悲鸿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概,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和毅力。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的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态表情不一或呐喊,或挺腹,或蹲地。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人物排列较为松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及其作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