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帕坦古城倾听一场千年的风介绍。1400 座神佛栖息地有人感叹,帕坦是神佛的栖息地,因为这里的寺庙实在是太多了。据统计,帕坦记录在案的神庙就有 1400 多座,它们遍布全城的每一个角落。行走在街道上,可谓“三步一庙”“五步一寺”。帕坦众多的神庙中,最著名的是金庙。这座庙宇位于杜巴广场北端的巷子深处。寺庙的门口立着两尊凶狠的石狮,与金庙门口的守卫一样严格看护着寺门——这里决不允许携带任何皮制品进入庙内,因为在教徒看来,皮制品都是不洁之物,会污染神庙,亵渎神灵。假如你恰好系着一条皮带,那么非常不幸,你只能除掉你的皮带再进去了。进入庙门之后,你会发现金庙的称呼可谓实至名归——屋顶是鎏金的,神像是鎏金的,甚至连所有的雕饰都是鎏金的,整个寺庙看起来到处都是金碧辉煌,香火袅袅。相传克拉底王朝时期,佛祖释迦牟尼曾居住在帕坦,他将铁匠阶层提升为金匠阶层,叉将自己的姓氏赐予他们,金匠们感激佛祖的慈善,于是筑金庙来纪念佛祖。除了金庙之外,帕坦另一座大名鼎鼎的神庙是黑天庙(克利须那神庙)。传说 17 世纪时候的马拉国王在睡梦中梦见了黑天神(黑天是印度教神话中被称为毗湿奴神第八个化身的英雄),认为这是神灵对他的显现,于是下令建造黑天庙。黑天神庙全部由石材建造,逐层堆砌,看上去就像個尖锥形的宝塔,象征着印度教神话中的宇宙之山。神庙内部的石刻精致,刻有印度的两大史诗故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故事画面,被誉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奇迹。神殿的内部供奉着克利须那(《摩诃婆罗多》故事中的英雄)的神像。对于进入者,这里也有着严格的限定——非印度教教徒不许入内。在每年的 8~9 月克利须那节期间,这里还会进行盛大而喧闹的庆典,以纪念克利须那的诞生。一个没有寡妇的民族生活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河谷中的尼瓦尔人,至今保持着一项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纪录——部族中从来没有寡妇。帕坦古城的尼瓦尔女孩,长到 7~9 岁,还未走出童年时,神圣的第一次婚姻——“果实婚”就降临了,其婚礼仪式被称为“益喜”。“新郎”是一颗由女孩父母精心选择出的“贝尔果”(当地贝尔树结出的果实,一种青绿色坚果)。在尼瓦尔人的习俗中,“果实婚”往往是集体婚礼,虽然只是嫁给一颗坚果,但“益喜”的仪式却庄严隆重,毫不马虎。在仪式现场,家长及亲朋欢聚一起,“待嫁”的女孩们穿上最鲜艳的纱丽,额头中央点上意寓吉祥的朱砂痣,为了表达对她们的祝福,鲜红的朱砂甚至把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