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追尾事故挑战铁路通信系统7 月 31 日 19 时 52 分,西安开往长春的 K127 次旅客列车,行至长春至大连的长大线新城子至新台子间,与前行的 33219 次货物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 5 节客车车厢脱轨,5 名旅客死亡,30 名旅客受伤。目前,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由于电缆盒被盗,信号机非正常显示,担任 K127 次旅客列车牵引任务的机车乘务员未及时实行停车措施,致使列车与货车追尾,中断长大线行车。铁路对设备要求非常严格,记者采访的铁路技术方面的专家认为,此次事故应该和设备的安全性无关,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意外。这样的意外,能够通过新的铁路通信技术系统来有效规避吗?我国通信系统的进展方向是什么?GSM-R符合铁路通信进展需求铁路专用通信是直接为铁路运输生产和铁路信息化服务而设计、组建并使用的系统设施,分为铁路有线专用通信系统和铁路无线专用通信系统,目前,两系统的运用相互独立。铁路专用通信模拟和数字通信设备并存,不同制式、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互通性较差。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进展,运输信息传输需求不断增加,对列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而现有铁路专用通信系统已难以适应进展需求。据专家介绍,从欧洲铁路进展的情况看,GSM-R 是进展方向。GSM-R 是一种专门为铁路设计的专业无线数字通信系统,针对铁路通信列车调度、列车控制、支持高速列车等特点,具备覆盖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有线和无线专用通信系统两网合一等特点,符合铁路运输进展对铁路专用通信的要求。我国在青藏铁路上首次使用 GSM-R 系统。根据中国铁路跨越式进展的要求,在 2024 年以前,中国将力争建成覆盖全路 70 余条干线的 GSM-R 通信网络。卫星导航定位作辅助系统目前,我国铁路通信系统主要是通过地面网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安全运营的经验。但地面通信系统可能由于恶劣的环境或者人为因素等特别原因被破坏,从而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专家认为,可以考虑通过导航定位卫星作为特别情况下的辅助系统,用立体通信网络来降低风险。北京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加法表示:“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系统,既有定位又有通信的功能,在输油、水利、渔业、通信等领域都得到应用。假如铁路系统应用“北斗一号”系统,可以把列车的位置等信息及时和列车调度中心沟通,可以与列车进行相互通信,列车之间也能相互通信。在地面通信系统发生事故、无法有效运行的情况下,可以用导航定位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