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雕漆是我毕生的伴侣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雕漆小工到闻名全国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注定是一条不同寻常的登攀之路。30 多年的雕漆生涯里,张来喜用不断的创新和异于常人的付出,创作了众多传世精品。更为重要的是,他将玉雕、竹木牙雕等多种雕刻手法运用到雕漆工艺中,兼收北京等地雕漆的所长,提升了雕漆工艺的艺术格调、变化造型和表现手法,形成了扬州雕漆新的时代风格。“好玩”是口头禅“这个要这样弄才好玩。”谈及作品时,这句话是张来喜的口头禅。而作为地地道道的扬州人,张来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玩的”。这个词在扬州话中有多重意义,更多的是表示一种随意的态度,一如扬州城的闲适与舒适。而这种随意的舒适正是张来喜对艺术追求的体现。而被张来喜奉若至宝的,就是那些个头小小的雕漆茶壶。“我比较喜爱做紫砂坯的雕漆茶壶,看看这个造型,多好玩啊!”张来喜指着一件雕漆茶壶起来,开口依旧是“好玩”两个字。“这两种工艺相结合早在明代就有了。”顿了顿,他似乎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是在上世纪 90年代开始创作雕漆壶的,真的就是为了好玩。当时一个做古玩的朋友让我猜他喜爱的雕漆造型是什么?根据对他的了解我猜想了几种,但都被否决,他告诉我,是用雕漆工艺制作的紫砂壶,代表便是故宫旧藏的明‘时大彬款紫砂雕漆四方壶’。时大彬其人不用深说,那是大家。紫砂壶的好更毋庸赘言,不仅兼具有用价值和欣赏、把玩价值,于雕漆工艺而言,其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的多样性。与瓷器、铁器等坯胎相比,中国大漆更容易附着在紫砂胎上面,两种来自天然的材料结合似乎是天生的契合,给予了雕漆艺人很大的创作空间。但因为漆层不能太厚,而且多为立体造型,所以无论是雕刻还是打磨,要求都较高,并非所有从事雕漆的人都能信手拈来。就这样,带着点激将,带着点鼓舞,朋友让我帮他试制一把。而我不仅制作了一把给他,还给自己制作了一把。后来玩着玩着,就不是一把两把的事情了。”而就这样玩着玩着,张来喜也成了当代扬州雕漆工艺上的领军人物。古玩世家走出来的雕漆小工进厂之初,他就拜当时在雕漆技艺上出类拔萃的方开玲师傅为师。从最初的锦文雕刻到简单的花鸟制作,别人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习,他在几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基本掌握了技巧。“张宇大师真的是太严格了,每次我觉得有点成绩的时候,他就会拿出新的东西给我,逼着我不断学习,直到形成了我自己的风格,创作出他满意的作品。”而略微熟悉一点两位国大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