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网络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一起特大流量劫持案告破,犯罪团伙涉嫌非法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30 亿条,非法牟利超千万元,涉及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全国 96 家互联网公司产品。个人信息泄露一直是互联网领域最严重的安全问题之一。而如何才能保护好个人信息呢? 近日,绍兴市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流量劫持案。犯罪团伙涉嫌非法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30 亿条,非法牟利超千万元,涉及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全国 96 家互联网公司产品。在涉案的三家企业中,北京瑞智华胜公司为新三板上市企业。 涉案公司基本存款 账户已被冻结 绍兴市的多位市民发现,自己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账号几乎每天都会“自动”加粉或关注他人,且不时收到各种垃圾广告短信。这种情况持续数月后,他们怀疑个人信息被泄露,陆续选择报警。警方侦查后,发现其中一台手机近期频繁被外地陌生 IP 地址访问。IP 的实际使用者——北京中科云智公司与北京点智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瑞智华胜公司为关联公司,且三个公司实际在同一地点办公,主要成员也均相同且交叉任职。目前,涉案企业瑞智华胜及其关联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已被批捕,瑞智华胜发布公告称公司基本存款账户已被冻结。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瑞智华胜公司是一家互联网新媒体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 年 12 月 1日在新三板挂牌。财务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营收仅为 187 万元,净利润 2 万元。2024 年转型后当年实现营收 3028 万元,净利润 1053 万元。进入 2024 年,瑞智华胜业绩有所回落,营业收入 2024 万元,同比下降 33.87%,净利润 332.2 万元,同比下降 68.46%。 据警方透露,瑞智华胜非法猎取的数据涉及腾讯、百度、阿里、新浪和今日头条等全国 96 家互联网公司产品。其非法猎取的数据来源包括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等 11 个省市的运营商,这些运营商均与涉案公司签署过合作协议。 办案民警称,在与正规运营商合作中,涉案企业会加入一些非法软件用于清洗流量、猎取用户的 cookie.cookie 是用户在运营商上留存的上网记录,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从中提取公民个人信息、相关账号密码、搜索的关键词等内容。 专家称运营商 或存在监管不力之责 瑞星网络安全专家唐威告诉记者,这种“劫持流量”的情况在业内一直屡禁不止。一些企业常常通过流量大而集中的关键节点处猎取个人信息,如运营商、高校的教育网等。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向用户投放弹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