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地区之一,入侵者却源源不断。从较早的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再到后来的突厥人、蒙古人,骑马民族总是通过西北的开伯尔山口,像潮水一样涌进印度,对它一遍遍地重塑。英国人是最后的征服者,他们不是从西北夺关而来,而是从沿海登岸。和此前的侵略者相比,英国人的区别远远不是来路不同。 1600 年,第一批英国人登陆印度。他们是获得皇家授权,专事东方贸易事务的商人。莫卧尔帝国正处于全盛时期,英国商人被允许在孟买开设贸易点,印度香料、树胶和糖开始进入伦敦的商店。 和很多人以为的殖民者蚕食鲸吞无关,莫卧尔王朝衰落的历史十分乏味:先是老皇帝死去,国内军阀互相攻杀,民众抵抗,边境伊朗人、阿富汗人开始一轮复一轮的进攻。东印度公司凭借巨大财力,通过收买、分化、攻击,将大量土邦王公降伏。形势进展大大超出最初构想,就连英国内阁也不能坐视不顾。1773 年,英国人登陆印度一百多年后,首位印度总督才出现。这时英国仅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统治。又过了 80 多年,到 1858 年英国才真正将印度纳为殖民地。 和暴兴暴灭的骑马帝国相比,英国人的耐心可谓惊人。其实这符合他们的逻辑。英国走上殖民之路似乎对领土兴趣不大,一切为了贸易。即便占领土地,也是出于贸易的便利。英国人很少在殖民地派驻重兵,监督民众生活并要求归化。他们只需要简单的行政机构,一个利于贸易的和平秩序,这就足够。 东印度公司官员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贸易不要土地,这绝非伪饰之辞,它避开了英国人在某个殖民地泥足深陷。就连印度,他们似乎也没有长住不走的意思。首任印度总督黑斯廷斯(Warren Hastings)在 1818 年就说:总有一天,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英国将依照正确的原则,将在逐渐过程中无意取得的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权奉还回去。他没想到,这个不太远的一天竟是在一百多年后。 英国人给印度带来什么征服者的作威作福、征税贪敛是免不了的。东印度公司职员在收受贿赂、欺压土兵方面劣迹不少,首任印度总督黑斯廷斯据说就是个横征暴敛的家伙。幸好英国政府对此有所警觉,撤销东印度公司之后,他们还对黑斯廷斯发起弹劾审判,以此肃清殖民政府营私舞弊的劣政。从这时候起,印度开始成为下层子弟从政经商并藉以发迹的宽阔天地,上层社会则将它作为锤炼绅士品行的训练场。 和殖民地官员相比,印度几百个土邦的王公们简直太幸福了。东方的皇帝、王公和酋长们在纵欲享乐方面是有天份的。他们不只热爱大象老虎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