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悬空寺的文化旅游与综合开发关键词:悬空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文化旅游,是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要考察对象的旅游。在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进展和教育的普及,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文化旅游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现代大众旅游的进展实践表明,相当大数量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都包含有探新求异的文化需要。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Z--,文化源远流长,素有“两千年文化看陕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之称。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资源丰富,历史遗迹众多,以北魏王朝文化为特色,宗教文化为依托,石窟及木构建筑艺术为品牌,打造出古文化游的旅游形象。山西是宗教文化景观大省,有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道教圣地恒山和北武当山,伊斯兰教活动场所 30 余处,天主教活动场所 200 余处,基督教活动场所 140 余处。但是,以上各类宗教景观在其他省市也可找寻到,唯独坐落在大同市浑源县境内的悬挂在山崖峭壁上的悬空寺,却是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宗教文化景观,对其进行深度文化旅游开发前景宽阔。一、进展悬空寺文化旅游的优势(一)悠久的历史浑源历史悠久,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我国人类最早的开发地区之一。夏商时属冀州,西周时属并州,春秋时属代国,北魏时借都城大同之光,为京城内地,唐时始称浑源,金时浑源县升为浑源州,元明清时属大同府。1937 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9年,属晋察冀边区政府察南雁北办事处。1940 年至 1945 年,先后属晋察冀边区政府二、五、一专署。1947 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 年属山西省雁北专署,后改山西省晋北专署,又改山西省雁北地区行政公署。1993 年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属大同市至今。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距今已有 1500 年的历史。其中金、明、清均对其进行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造了悬空寺。(二)丰富的内外旅游资源浑源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胜,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也是连接大同云冈石窟与五台山佛教圣地的旅游热线。境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 21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处。北岳恒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 44 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古迹荟萃处和道教圣地,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恒山连绵五百里,气概壮观,古有“恒山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