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线和大学投档线的产生及投档过程合水每年省高招办会事先确定那些大学那些专业在那个批次录用,统计各大学在各批次计划录用的总人数,这样各批次合计计划招生总人数就有了结果,另外还要确定各批次进档比例,批次进挡比例均超过 100%,比如是 110%,这就约有 10%的人未能被该批次录用,当然也会出现降到批次线下往集招生的情况。所有考生分数出来后,从高至低排序,根据之前各批次合计招生人数及进档比例,结合文理生的排序分数,这样批次线就产生了,这里可以看出,批次线的分数取决于什么? 比如招一万人,进档比例为 110%,那排 11000 位的考生分数就是批次线了,那为什么要设定一个超过 100%比例呢? 设为 100%不好吗? 卖家心态,多人争,才会尽量连垃圾也卖走,而高招办是想尽量迫大学能否多要些机动指标。所以踩线生一定要关注这个比例,同时志愿別乱折腾瞎高报。大学投档线产生过程中,是省高招办与大学过招斗智斗勇中相互妥协的场面。每个大学均留有该大学本年度计划招生总数的 1%作为这个机动指标,这是全国范围的,不是每个省留,看那个省能争到,争到多少。那怎分配这 1%,正当说法是根据生源质量,但这谁能说得清,连试卷都不一样。来看下大学投档线是怎产生的。这时已有了批次线,同时各考生的志愿填报已完成了。首先省招办根据入围该批次所有考生志愿中报各大学的情况及按大学在本省计划录用人数的 105%比例初定一份名单;当然该批次所有考生志愿中报各大学的人数有可能少于该大学在本省计划录用人数,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志愿征集。再来讲讲省招办在这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考生和家长担心的问题。省招办一般重点过招对象基本是高大上学校,太差的学校,也不一定入招办法眼,也没底气与招办过招,不听话,就打它,招待降级,但也不能过份,要不,明年该校只给垃圾专业,怎办?下面的假设行为,不会损坏其他考生的利益,故有可能存在。比如该校计划招 100 人,我第一志愿报该校,但我排名 102 位,原来我要被 T 出该校队列的,这时让招办加塞二人报给大学,你一定要将排 101 位一起加塞,这时还是电脑控制的,不一起塞绝对不行,加塞了二人,大学怎办?按大学原定方案审批增加计划,这时动用机动指标了,这一过程,要经过招办,大学负责本省老师,大学本部招生办,省招办,省招办里又有纪委,这里仅是说操作进学校,进了学校档,又要操作专业,这里有个排 101 位的考生得利了,102 位要塞进去,必须先塞 101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