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质疑物质和时间的梦境1989 年萨尔瓦多·多明哥·达利(SalvadorDomingoDali)去世之时,正是他所在时代最受大众关注的艺术家。1979 年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达利平生艺术回顾展,观展人数达到美术馆建馆后的历史最高峰。他的作品一直能够吸引川流不息的观展者到画廊和美术馆,公众对于达利的作品和怪异行径的热情从不曾消减。然而,在同一时期,达利艺术作品的过度神化曾受到艺术界的质疑,那时深受达利生平和艺术思维启发的波普艺术和高度写实主义艺术的影响力日渐衰落,即将崛起的新一代极简主义和概念主义艺术家们对于达利的态度则非常暧昧,普遍认为其艺术价值已经被桎梏在过去的时代中。达利,这位公然宣称‘自己与疯子的惟一不同之处在于没疯’的狂人的晚年创作,也因他欣然接受佛朗哥独裁政府的资助而受到指责。直到今日,达利在 20 世纪艺术进展史中扮演的戏剧性的角色依旧备受争议。上海外滩 18 号画廊,9 月将迎来《疯狂达利艺术展》,人们将看到达利的画稿、雕刻、以及他涉猎舞台、家具、时装等流行文化领域所留下的大量作品,或许这些展品的纵深性能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位被过度偶像化和饱受争议的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体现的是一个奇异的 20 世纪艺术造神的过程,而我们想要探知我们的时代与他的神话是否仍有共鸣。狂人的冷静画笔达利在他那部举世闻名的中写到,他精通无数种绘画的笔法。在展品中,为数众多的版画和插画作品佐证了他的话。在《鹰头》(L’Aigle)画稿中,情欲以一种半兽化的,肢体扭曲的男性形象出现,线条有如油烹过一般稠腻。而在《龙》(TheDragon)中,达利描摹的龙在鳞爪之下长着女性的胸脯,虽然笔触狂暴,画面却有着奇异的时间静止般的凝重。在另一张充满童话色彩的简笔插画《大法官狩猎仆人》(LeGrandInquisiteurChasseleServiteur)中,达利以极具动感的轻快针芒笔触描绘了从城堡窗口蹿出燃烧着的长颈鹿,由身披神袍的宗教大法官指派追捕不远处焦黑干枯的仆人。《不朽神迹》(AptheoseFinal)构图、布局古典而精确,透视深远,色感独特,达利用色彩晕开的边缘表现了光。在《王妻》(LafiancéeduroideGarbe)中,金发王妃周围的空间被碾压,在古怪的构图里,女人的头发和薄纱飘舞及海水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达利插画中的半人半兽,猎杀和神迹,虽然表现手法不同,却共有着童真与死亡、爱欲与毁灭、漂亮与恐怖并存的内核。人们可以看到童话的碎片,随之而来的便是死亡的意象。在版画《巨人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