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之殇我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可以说献给了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野外地质勘探的经历,也可以说,是我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记忆。这些记忆时常在我梦中出现,每次都会潮湿我的双眼。虽然我已不再是一名地质队员,可每次看到连绵不断的大山,心就不再平静。无论是在飞机上或者火车、汽车上,窗外的山无疑最吸引我的眼球。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想象我依旧是一名地质队员,依旧在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弹指五十多年匆匆而过,岁月的磨砺碾压出最深的那一道痕迹就是我八年的地质找矿生涯。昨天,一个评论家采访我,问到我的地质生涯与文学的关系时,我一下子想到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诗:“人间正道是沧桑”。晚上躺在床上,眼前出现出那八年中的沧桑时日。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入睡的,也不知道是否在梦中。早上在似睡非睡中起来,想到第一件事是述梦,免得忘记。大脑里最早闪现的一个标题是《有人醒在我梦中》,是的,昨天,我夢见了那些生死与共的兄弟们,他们的影像,似放电影一样出现、清楚而鲜活。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才想起,这个标题我用过。到了这时候,一句感叹的话不由自主地蹦了出来——美好的回忆是惊人的相似,丑陋的回忆是各自的不同。这有点类似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可它毕竟准确地表达了我此时的感受。这样,我只好写下——《连山之殇》。1988 年,我还是一名地质队员,那年我 23 岁,带队到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一带搞 1 比 20 万地球化学沉积物测量。我是项目负责人,项目分四个采样组,一个样品加工组,总计二十余人。为了简化称呼,也为了责任和荣誉,我们便以每组组长的姓为代号,一组为欧组、二组为李组、三组为何组、四组为侯组、五组为正组。我们的第一站是连山县。连山县地处粤北,以山地为主,这也是为什么由贵州地质队员来完成这项工作的原因。众所周知贵州地处高原,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而贵州的地质队员又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外号——爬山猴。在我们的印象中南岭山脉与壮丽的乌蒙山脉、昆仑山脉不可比拟。有了这样推断,我们确实没有打硬仗的准备,到了连山、连南一看,这一带的地形山势,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但也未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等到了连山县小三江镇边缘的一处公路道班里,我们讨论怎样开展好工作时,才从 1 比 5 的军用地形图上知道,五岭之一的萌渚岭余脉绵延全县大部分区域,地势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倾斜。海拔千米以上高山居然有 49 座,最高峰是东北边缘的大雾山,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