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思考认识发言近年来,农信社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内控,法律规范操作,风险防范得到较大增强,但是,受历史、体制和人员素养等影响,农信社的合规建设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以习惯代替制度,人情代替制度,关系高于制度,信任大于制度,简化流程操作等不合规现象依旧不同程度存在。合规制度不全。实际工作中,重业务进展,轻合规建设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农信社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更新往往跟不上业务进展步伐,造成合规执行中无章可循,不能有效地对新业务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合规意识淡薄。双开联动门、离柜不暂退、密码交由他人随意使用、重要空白凭证交接登记不连续、代理开立银行卡、代理办理银行卡(单、折)密码挂失与处置、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这种在基层网点以信任代替制度、情面代替纪律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农信员工合规文化意识淡薄,总觉得案件离自己很遥远,这种片面追求自由与便利却忽视了合规重要性的人员,必将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合规惩处不严。实际工作中,合规考核内容总体偏弱,且对合规问题往往只限于经济处罚,不合规操作成本太低,在基层网点威慑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合规操作屡禁不止现象。合规氛围不浓。部分基层信用社员工对合规理念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之上,未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合规文化是什么、合规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建设合规文化等一系列基础性问题,缺乏基本的概念。百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合规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观建立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经营上难免有阵痛,难免有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失。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任何的例外,都可能使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我们只有上下一心,认清方向,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把合规意识植入我们的心中。提高思想认识。“思想决定行为。”必须让审慎经营、合规执行的意识渗透到全体干部员工的血液中,成为自身基因性的东西,渗透到各个岗位、每个操作环节中,营造“重操守、讲合规、促案防”的良好氛围。一是注重法治教育。把历史上一些在经营过程中因不注重风险防范,给银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涉足此案件的员工深受其害的所有事故案例做成展板在各基层银行进行巡展,使发生有身边的典型实例深植到每个员工的记忆中,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培育文化意识。结合经营实际开展一些风险知识讲座,将风险融入农信社经营方方面面,从而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