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制作: Ding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技术简介本章主要内容: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功能与组成柴油机供(喷)油量控制柴油机供(喷)油正时控制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实例2制作: Ding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一、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柴油机电控技术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汽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为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开发研究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经历了三代:位置控制时间控制时间-压力控制(压力控制)3制作: Ding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第一代(位置控制方式)1. 保留了传统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只是取消了机械控制部件(调速器等),增加了传感器、 ECU 、执行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使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得以提高。优点:柴油机的结构几乎不需改动,便于对现有柴油机进行升级换代。缺点:响应慢,控制精度不高,供油压力不能控制。2. 在直列柱塞泵上实施位置控制的有:日本电装公司的 ECD-P1 、 ECD-P2 、 ECD-P3 系统;德国波许公司的 EDR 系统;美国的 PEEC 系统等。3. 在分配泵上实施位置控制的有:日本电装公司的 ECD-V1 系统;德国波许的 EDC 系统;美国的 PCF 系统等。4制作: Ding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第二代(时间控制方式)1. 基本保留了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通过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的适时喷射。一般情况下,电磁阀关闭,执行喷油;电磁阀打开,喷油结束。因此可实现供油量控制,又可实现供油正时的控制。1.优点:控制自由度更大,供油加压与供油调节在结构上相互独立,使喷油泵结构得以简化,强度得到提高。高压喷油能力大大加强。2.缺点:供油压力无法控制。2. 在分配泵上实施时间控制的有:日本电装公司的 ECD-V3 系统;美国Stanadyne 公司的 DS 型和 RS 型( DS 型已用于 GM 公司 1994 年的增压柴油机上, RS 型已用于 GM 公司的客货两用车和越野车);日本丰田公司的 ECD-2 系统,等等。3. 电控泵喷嘴系统有:德国波许公司的 PDE27/PDE28 系统,等等。5制作: Ding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第三代(时间 - 压力方式)1. 这是国外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研制的一种新型柴油机电控技术。2. 基本改变了传统燃油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