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成功创业故事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制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制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专精定律即一学定律:一者,谓专精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谓之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纯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其一,至精、至专、至纯,大道成矣。此自然界生产力之不二法则,月牙山人语:管理。1984 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 5 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 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 700 元,房租 2000元,遭到一致讥讽。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老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进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1995 年 4 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3 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比的 2000 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 2 万元人民币。不到 3 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 500 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1997 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