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诊者得到医疗服务途径与连续性规程1.目的为就诊者就诊、住院、会诊、转诊、出院、随诊全过程提供优质的服务,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医护质量,以满足就诊者的需求。2.标准2.1就诊者得到医疗服务的途径。2.1.1医院将所能提供的诊疗范围、检查、检验项目、就诊者就诊程序、工作时间、医院的使命以及医疗服务的资源,以各种形式对外宣传,并为适合本院服务范围的就诊者提供服务。2.1.2建立《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对来院就诊者进行预检分诊,以判断就诊者的需求是否符合医院的诊疗范围。2.1.3门诊就诊者来院就诊需先挂号、后就诊。急诊就诊者按《急诊科就诊者分类及处理规程》执行。2.1.4对就诊需求一时难以界定的初诊就诊者,由分诊、咨询台或挂号处工作人员给予指引。接诊医生按《首诊负责制度》执行,如需转去其他专科门诊则建议转科就诊。2.1.5复诊者或已明确所患专科疾病的初诊就诊者,由咨询台工作人员直接指引到专科医生所在的楼层,该楼层医务人员接待就诊者介绍出诊医生情况,安排就诊者按序等候就诊。2.1.6急诊科医务人员按照《急诊科工作制度》、《急诊科管理规程》、《急诊科就诊者分类及处理规程》、《急诊留观就诊者处理规程》执行。2.1.7需优先诊疗的服务对象的衡量标准:按《急诊科就诊者分类及处理规程》,急诊分级为一级、二级的立即救治,分级为三级的就诊者,65 岁以上老人、残疾人、拥军优属政策的优抚对象需优先诊疗。2.1.9 普通门诊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依主要症状体征建议到相应专科就诊;遇有疑难疾病或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按《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执行。2.1.8医生针对病情建议就诊者入院(留观)治疗时,根据《病情告知与签字同意制度》,告知就诊者及其家属与入院(留观)、诊治有关的相关信息。2.1.9医院或科室病床设施不够时应视情况对就诊者做相应的处理;按《床位管理制度》执行。2.1.10医院对小儿、老年人、残疾人、说多种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行动不便或存在其他障碍会影响其接受医疗服务的就诊者,参照《维护就诊者和其家属权利工作规划》、《对语言障碍就诊者的服务规程》、《宗教需求服务规程》等提供医疗服务。2.1.11门诊、急诊接诊医生根据各专科疾病的临床路径、诊疗常规,结合就诊者实际病情安排相应的诊断性辅助检查如临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工作人员负责指引就诊者交费、检查、治疗。接诊医生需综合视觉评估、体格检查及诊断性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