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肾功能衰竭【知识结构提要】概念:病因→肾泌尿功能障碍→代谢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伴肾内分泌功能障碍概念:病因→肾泌尿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肾前性ARF:失血、脱水、创伤、感染、心衰等导致肾灌流减少原因与分类肾性ARF:肾缺血、肾毒物;肾脏本身疾患肾后性ARF:尿道结石、盆腔肿瘤、前列腺肥大等引起下泌尿道堵塞肾血流减少(肾缺血):肾灌注压下降;肾血管收缩;DIC发病机制肾小球病变: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管阻塞:肾缺血、肾毒物引起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原尿回漏:肾小管上皮坏死脱落引起少尿、无尿、蛋白尿、管型尿水中毒少尿期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少尿型ARF氮质血症及尿毒症功能和代谢变化多尿期恢复期非少尿型ARF:占ARF的20%,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防治原则:治疗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氮质血症概念:慢性肾疾病→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泌尿功能障碍和水电内分泌功能紊乱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高血压性肾硬化、SLE等肾储备功能降低期(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正常的30%以上发病进展肾功能不全期: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5%~30%,有多尿夜尿肾功能衰竭期: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0%~25%,有肾衰表现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0%以下,有尿毒症中毒症状慢性肾衰竭健存肾单位学说发病机制矫枉失衡学说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多尿、夜尿、等渗尿;蛋白尿、管型尿氮质血症水中毒、低钠血症功能和代谢变化电解质代谢紊乱低钾血症、晚期高钾血症高镁血症、血磷升高、血钙降低代谢性酸中毒高血压贫血和出血倾向概念:急慢肾衰竭晚期,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还出现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尿毒症发病机制:尿毒症毒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功能和代谢变化高血压、贫血、出血倾向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和物质代谢障碍【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的概念。2.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生机制和机体功能代谢变化。3.熟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和机体功能代谢变化。4.了解尿毒症。【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肾功能衰竭2.急性肾功能衰竭3.少尿4.无尿5.氮质血症6.慢性肾功能衰竭7.夜尿8.多尿9.肾性骨营养不良10.尿毒症二、填空题1.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造成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和。2.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为下降,其主要机制主要有:肾血流降低,阻塞,原尿返流和肾小球超滤系数降低。3.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三期,即、和。4.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学说有:、、和。三、选择题A型题1.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指标是:A.高血压B.贫血程度C.血液pHD.血清NPNE.内生肌酐清除率2.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肾血流减少,肾小管阻塞B.血浆胶体渗透压¯C.出球小A收缩D.入球小动脉舒张E.滤过面积减小3.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A.蛋白尿B.低钠血症C.低比重尿D.酚红排泄障碍E.血磷升高4.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发生:A.正常血氯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C.低比重尿D.尿氨增多E.血碳酸氢钠升高5.急性肾性肾功衰的少尿期不会出现:A.高血钾症B.酸中毒C.水中毒D.低比重尿E.尿钠含量降低6.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原尿回漏入间质B.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C.肾小管阻塞D.肾细胞肿胀E.DIC7.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高钾血症B.氮质血症C.低钠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水中毒8.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A.肾脏浓缩功能障碍B.肾脏稀释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ADH分泌异常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9.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一周内导致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A.高磷血症B.低钠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高钠血症10.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可见于:A.急性肾小球肾炎B.肾病综合征C.肾盂积水D.肾中毒E.以上都不是11.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为: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抗凝血因子增多E.以上都不对12.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