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教学资源库”一、荣格的心理科学观1.心理学是有灵魂的科学荣格关于分析心理学有两个假设:心理学是有灵魂的科学;心理学是经验的科学。我们不能否认,在人的生理本性和精神本性中有一些特征是不可变更的,它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深入我们的骨髓。我们同样不能否认本能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禁止、强化或者限制哪怕最重要的精神。这便是人的无意识精神生活。在荣格看来,心理学不同于数学、地质学、动植物学等其他学科,它不是一种,而是像哲学一样具有很多种。“有灵魂的心理学”只是诸多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始终建立在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带着自己的理论假设,荣格分析了“灵魂”一词在拉丁语、希腊语、阿拉伯语中的词源,发现在这些语言中对“灵魂”的称呼总是与气流、“精神的冷气”有关。由此他解开了原始观念中将“灵魂”说成是看不见的气体的疑问。那么,“灵魂”到底是不是实体呢?回忆一下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不可否认,的确存在很多不受意识支配的精神事件。例如,我们不由自主的做梦,我们沉溺某种想法时不可自拔,我们有时会无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是什么造成这一切呢?荣格认为是深藏于人类内心的无意识。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承认,把灵魂看成是客观存在。”在荣格的眼里,灵魂是“独立自足,变化多端,凶吉难测”的,同时它又神秘而又令人恐惧,但正是它构成了生命的源泉。“事实上,无意识中的确容纳着所有阙下的知觉。”而种种不能被人的意识感知的事实就是“灵魂”-----人的无意识的心理。高度重视无意识,把它作为知识的源泉,绝不是由于西方理性主义喜欢推测而产生的幻觉.事实上,无意识中容纳着许多东西,如果这些东西能够成为意识,就会导致知识的无限增长。荣格说:无意识“并不清晰集中,而显得模糊暧昧,他的内容十分广泛。能够以相互矛盾的方式同日寸容纳最杂乱的因素。不仅如此。。。还存在着我们祖先在物种演化中积累起来的财富。”如果我们把无意识人格化,可以把它设想为集体的人,这个集体的人既综合了两性的特征,又超越了青年和老年、诞生与死亡,并且掌握了人类一二百万年的经验。这个集体的人极富经验,同时又是一个卓越的预言家,经历过无数次个人、家庭、氏族和人群的生活,同时又对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节律具有生动的感觉。这个“集体的人”便是所有的人的“灵魂”。它潜存于每个人内心深处,又不被人的意识感知;它以一种不可抗拒、无法逃避的力量支配着人的思想行为,又为人们所忽视。正是因为这个“集体的人”的存在,心理学才是有灵魂的科学。2.心理学是经验的科学从表面上看,人类的精神实质似乎是对于外部事件的反映,它不仅由外部事件引发,而且必须在外部事件中探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原始时代遗传下来的无意识心理功能体系,它总是先于意识存在。意识只不过是无意识的后裔而已。很久以来,心理学家们始终在“究竟把自己的理论置于物质还是精神的基础上”游移不定。如果仅仅承认自然主义,以物质的名义来解释一切,就会降低、妨碍甚至毁灭病人的精神发展;如果片面坚持精神解释,又会误解或伤害那些以自己权利作为物质的存在而存在的自然人。那么,现代心理学家们究竟应该寻求什么样的理论基础呢?在荣格看来,自然与精神之间的冲突,不过是精神生活固有的矛盾反映。由此所揭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冲突,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精神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仅仅表明:精神生活在最深的根源上是不可理解的“某物”。而这无疑是我们唯一的直接经验。是的,我们所经验的一切都只是心理的东西,甚至肉体的疼痛也只是我们经验到的一种心像。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心理材料构成的,它直接而真实,使得心理学家能够找到心理的实在。通过进一步研究,荣格发现,某些心理内容、心理表象似乎来源于我们身体所隶属的“物质”环境;而另一些同样真实的心理内容和心理表象,则似乎来源于与物质环境不同的精神领域。然而,无论它是一个外在的事实还是一种思想,这两种心理活动都是心理的实在。唯一的区别在于一种心理活动涉及物质世界,另一种心理活动涉及精神世界。“一切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