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发式扶贫拓展与完善的思考

开发式扶贫拓展与完善的思考_第1页
1/21
开发式扶贫拓展与完善的思考_第2页
2/21
开发式扶贫拓展与完善的思考_第3页
3/21
开发式扶贫拓展与完善的思考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必定性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根据推动减贫的主要手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实行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方针,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和制度变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平均化,总体上避开了贫困程度的加深;二是 1978 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主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大规模减缓贫困,这一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三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即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经多年的实践,已经进展成为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2001 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指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舞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进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进展能力。据此,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提倡和鼓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舞、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进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开展农业先进有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养,增强自我进展能力;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进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进展后劲。 从国内外实践看,二十多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这一扶贫方针的正确性。现阶段乃至一个更长的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 首先,开发式扶贫符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构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讨论,在目前农村 2000 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只有 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而 93%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同时,这 2000 多万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其中 87%在 l 亿多人的群体中波动出现。国务院扶贫办通过建档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贫工作对象的总量为万人。只有逐步提高这 1 亿多人的自我进展能力,才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开发式扶贫拓展与完善的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