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83 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根据设计的 CNP 图表实施护理服务。结果试验组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健康知识掌握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开放性骨折;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开发的护理标准化工具,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依据每日护理计划,为一类特别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式,它由患者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判别患者预后;当患者因病情变化而影响其预后时,护理人员在护理路径上标识这一变化,并立即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1,2]。开放性骨折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危险,需急诊手术治疗。我们对 2025年 8 月至 2025 年 1 月我科收治的 83 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 83 例病例随机分组,即试验组与对比组。试验组 45 例,男 34 例,女 11 例,年龄 10~61 岁,平均岁;上肢开放性骨折 9 例,下肢开放性骨折 36 例。对比组 38 例,男 31 例,女 7 例,年龄 13~64 岁,平均岁;上肢开放性骨折 5 例,下肢开放性骨折 33 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比组按常规进行护理,采纳随机教育方式,术后按传统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根据设计的 CNP 图表,实施护理服务,并向患者及时讲解 CNP 流程及其特点,使其能主动配合。两组患者出院时均填写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临床路径的制定参加路径的全组人员开会讨论,积极有效地循证,查阅大量资料,参考本科急抢救理流程,依据专科疾病常规、标准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时间顺序为横轴,以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健康宣教、变异、护理人员签名等为纵轴,制成日程工作计划表,有计划、有预见地进行护理工作;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需求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完善,最后由护理专家审定,确定表格式路径。 临床路径的实施通过教育培训、明确权责、定期检查等,使相关人员在逐步了解临床路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实施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