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生型银行体系作用发挥的理性分析 摘要:在政治经济体制因素 经济进展、水平及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生型银行体系在短时间内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进展,而西方国家的内生银行体系经过长时间演化后才具有高效率的特性,这表明我国外生型银行体系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效率和优势,西方国家的内生银行体系则具有长期的效率和优势,因而必须尽快对我国的外生型银行体系进行内生转型。 关键词:银行体系;内生性;外生性;经济增长 一 文献回顾、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进展,内生金融中介理论开始兴起,归纳起来,内生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一是节约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Diamond,1984;Boyd & Prescott,1986;Wijkander,1992;Allen & Santomero,1998);二是分散风险,满足人们对不同资产组合的偏好(Chant,1989;Freixa & Rochet,1997);三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参加市场活动,减少参加成本(Allen & Santomero,1998);四是认为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互促进 不可分割、(Merton,1995)。 根据内生金融中介理论的观点,诸如中国这样由中央政府一手直接创建的外生型银行中介体系既不能降低交易成本(国有产权之间无真正的交易),也不能分散风险,因而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于是有国外学者提出了中国应该放弃银行的观点(Bodie,2000)。而很多国内学者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宏微观效率进行讨论的一般性的结论是:我国的银行体系无论在宏观的规模经济效率 资本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还是微观的银行收益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甚至比不上很多进展中国家(陈军,2000;杨再平,2025; 沈军,2025 等)。然而,这些讨论都忽略了两种不同金融体系各自所面对的制度 文化 经济、、进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因而这样的对比缺乏说服力。 事实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现有这种外生性银行中介体系的资金支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一种理论上无效的金融体系却能够在推动实际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呢?本文试图结合中国经济变迁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这一问题,并结合时间因素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银行体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行对比,在对我国金融进展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银行体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二 我国经济增长中外生银行体系作用、得以体现的原因分析 1.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 建国初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