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理论意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快速进展,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增长之快速,但也逐渐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和同等水平的进展中国家的比值。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寻找我国广义货币M 2 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之间的数量经济关系,结合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的变化,探究其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多方面影响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M 2 GDP 计量分析 比值 意义 一、引论与概述 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比值越高,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业越发达;反之,则经济货币化程度越低,金融业越落后。根据国际经验,该比值在一国进展初期一半是增加的,到达一定程度后,货币化将被证券化所代替,表现为稳定或者下降的趋势。该比值最优为:1,最高界限为 2:1。 我国当前的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很高的,但我国的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并不高,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业仍亟待进展。在当前经济危机下,如何保持国内生产总值的继续增长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知道,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商品、劳务交易为基础计算的,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是交易中介,也是统计基础,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必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一定的影响。用广义货币来代表货币供应量,探究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关系对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和经济、金融内部所存在的问题。 二、 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数量关系的计量分析 为了说明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简单的数量经济关系,利用 1990-2025 年的数据资料,以 GDP 为被解释变量,以 M《》2 为解释变量,拟合回归方程,得到: GDP=+《》2 ()() R-squared=,Adjusted R-squared= Durbin-Watson stat=,F-statistic= 由此可知,广义货币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显着,系数为,即广义货币每增加 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相应增加亿元。 三、广义货币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关系分析 为了探究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 1990-2025 年数据资料,以 LnGDP 为被解释变量,以 LnM 2 为解释变量,拟合回归方程,得到: LnGDP=+ 2 () () Adjusted R-squared= Durbin-Watson stat=,F-statistic= 由此可知,广义货币增长速度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有显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