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制定我国“十二五”工业技术战略路线图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国民 经济 复苏,以及国际竞争格局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中国 工业 仍将在国民经济 进展 中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的体现方式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实际上,新形势要求中国工业必须加快进入以创新求进展的新阶段。促进科技创新同工业进展的互动融合,尽快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产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正是中国工业创新进展的本质内涵。 工业技术路线图是促进科技创新和工业进展互动融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政策工具。自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为发达国家所广泛采纳。如美国的《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IMTR)》、欧盟的《光学与纳米技术路线图(MONA)》、日本的《2025 技术战略路线图》。这些国家制定工业技术路线图的一个重要初衷和基本背景就是促进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和有效互动,形成双向反馈,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转化,形成讨论开发与市场的相互刺激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社会变革的活跃状态。也就是说,工业技术路线图一方面能够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指明方向和实现路径;另一方面从市场和产业进展的需求出发又为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一、工业技术路线图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基本纲领 就中国工业进展而言,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还是主导、支柱产业的升级进展,都有赖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企业 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最终实施主体,因此如何引导企业行为,如何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就成为产业化的关键。未来的技术方向是什么?相关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如何?具体技术创新资源存在何处?技术成果的成熟程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领域和前景?未来技术研发的进度、要求和目标?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需要了解的,而这些问题正是工业技术路线图要系统回答的。 工业技术路线图是科技界和企业界之间在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它是在企业界和科技界深化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方向、目标、进度,以及实现路径的清楚、明确、图示化的表达。但是,这一点通常正是我国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体系构建,以及政策实施中所缺失的。 2025 年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技术路线图讨论,旨在落实《中长期科技进展规划纲要(2025—2025)》。这一讨论更加侧重 科学 技术层面的讨论,关注的是 10—15年或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