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于眼底视网膜脉络膜同步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预防的意义【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预防的意义。方法 2025—2025 年来我院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 600 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纳普通的护理方案作为对比组,乙组患者采纳特异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作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了两组患者造影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分析特异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于不良反应预防的意义。结果 采纳特异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特异性的护理干预对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眼底视网膜脉络膜同步荧光血管造影是当前诊断眼底疾病重要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他对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推断有重要的依据价值。但是,临床实践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何预防减少其发生成为眼科医务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眼科自2025 年 3 月—2025 年 1 月期间,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分别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特异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25 年 3 月—2025 年 1 月,本科共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600 例,年龄 20~86岁。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甲、 乙两组,甲组(对比组)为一般护理干预,乙组(观察组)为特异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显着性。前 300 例为对比组(男159 例,女 141 例,平均年龄岁),后 300例为观察组(男 152 例,女 148 例,平均年龄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着性( 5)。 方法 对比组 造影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相关疾病史、过敏史、心血管系统及肝肾系统功能情况,尤其磺胺类药物及碘药物过敏史,测量血压及眼压,对有严重心脏病、心肌梗死、肝肾衰竭、高血压、高眼压的患者,一般不做造影,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用托比卡胺滴眼液扩瞳,使双侧瞳孔充分散大;20%荧光素钠加生理盐水至 5ml,自患者肘正中静脉缓缓注入,5min 后确认患者无不适后,推入地塞米松 5mg 后 20%荧光素钠3ml 及吲哚菁绿 5ml 于 4~6s 内快速注射,使用德国海德堡公司 HRA2 进行眼底造影检查。 观察组 在对比组基础上进行特异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心理护理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暗室进行,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造影前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对检查的认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