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_第1页
1/13
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_第2页
2/13
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_第3页
3/13
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 783例静脉采血患者按单日、 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 394 例,对比组 389 例。观察组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对比组常规操作,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静脉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关键词】 护理干预;静脉采血;不良反应 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恐惧紧张、痛苦、皮下瘀血、晕针。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手段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 2025 年 4 月至 5 月在我院传染科门诊诊治患者 783 例,其中男性 418 例,女性 365 例。年龄 15 岁~70 岁,无显着躯体痛苦和感觉异常,能准确描述痛苦感受和恐惧紧张心理。783 例患者进行了肝功能、两对半等项目化验,抽血量为 2 ml~10 ml 不等。均无血液系统疾病,采纳肘正中静脉及桡静脉采血。全部为真空采血,两组患者穿刺情况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穿刺情况 注:χ2=,P>。 1.2 方法 将 783 例患者根据单日、双日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为 394例,对比组为 389 例。固定专人操作。操作方法:选择所需要的血管,在穿刺部位上方 6 cm 处扎好压脉带,嘱患者握拳,常规消毒待干,用一次性采血针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已准备好的真空试管内至所需血量,松拳,拔针,用无菌干棉签压迫止血。对比组采血前未主动与患者沟通沟通,只简单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按基础护理学教科书方法,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 15°~30°,从静脉上方或侧面刺入皮下,沿静脉走向在皮下潜行一段距离再刺入血管,拔针时先用棉签压住穿刺点再拔针,压迫 4 min。观察组在静脉采血前后实施以下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方法 心理干预 护士一边操作一边主动与患者沟通沟通,目光亲切,态度和气,鼓舞患者树立信心,给患者解释清楚静脉采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嘱患者深呼吸有助放松,缓解恐惧紧张情绪。 痛苦的护理干预 尽量选择显露明显、方便穿刺的粗直血管,避开反复穿刺。穿刺成功后嘱患者松拳,使患者情绪放松,提高了痛苦阈值,降低了患者对痛苦的敏感。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