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线疗法在高位肛瘘中的应用【摘要】 高位肛瘘的治疗难点在于根治瘘管和保护肛门功能难以两全,挂线疗法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治疗高位肛瘘的手术方法,从总结挂线用线与疗效的关系,分析国内外高位肛瘘引流挂线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在临床运用时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挂线方法和材料。【关键词】 肛瘘/外科手术;挂线疗法;引流挂线 高位肛瘘的治疗是肛肠科难点之一,手术目的是根治瘘管和保护肛门功能,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挂线疗法。挂线疗法的作用机理为引流、标志、异物刺激、慢性切割等。挂线疗法在高位肛瘘中的应用国内外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1 切割挂线 分两种:(1)一期挂线切割法,通过保持静止张力或逐步紧线而达到切割目的。(2)二期挂线切割法,行瘘管切开后再挂线切割,或先作挂线引流再紧线切割[1]。李雨农[2]主张挂线时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进展为低位瘘道切开高位瘘道挂线的切开挂线法[3]。 一期切割挂线法 Minnesota[4]治疗13 例高位肛瘘,随访 24 个月无复发,7 例有轻度肛门失禁。Isbister[5]治疗经括约肌肛瘘 47 例,平均随访年,1 例复发,肛门失禁 30%。尽管一期切割挂线法治愈了肛瘘,但有 50%~62%的病人存在轻度肛门失禁。 二期挂线切割法 部分高位肛瘘合并有难以处理的残腔,或因手术及术后引流的需要而在肛门外部切开较大的创面,术中应暂不紧线,通过挂线的引流和异物刺激作用,2~3 周待残腔缩小后再紧线。 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 高位肛瘘的管道在肛管直肠环以下部分先予以切开,肛管直肠环以上部分采纳挂线法[6]。丁义江[7]将挂线范围选择在瘘道经肛管直肠环范围,后期切开挂线部,使挂线的目的更加明确。切开挂线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与传统挂线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疗程过长,术后出现不完全性肛门失禁等问题。但术中紧线痛苦较大,临床医生不断改进,常见临床报道有以下方法 半切半挂分段旷置截根术 江小波[8]以该法治疗高位肛瘘患者 56 例,术后随访 3 个月至 4 年,复发 2 例,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探针自外口探入内口,电刀开窗造口,以内口为中心作一梭形切口,上至肛直环下缘,下至括约肌间沟,完成挂线。支管挂以橡皮筋不紧线,主管橡皮筋脱落后,再予支管紧线。 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 152 例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节制功能明显优于对比组,总有效率 98%。肛管后深间隙感染形成肛瘘,从外口退出探针,在内口相对应的肛旁作切口将弯道分段取直。探...